当前位置:首页 >> 拍卖资讯

从统计数据看2005年春季中国书画拍卖市场

出处:江苏中山汇金拍卖 阅读次数:2473
随着中贸圣佳春拍落幕,2005年中国春季艺术品拍卖画上圆满的句号。此次中贸圣佳正逢10周年大庆,推出14个专场共2000多件书画拍品,全场成交逾7.6亿元,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史上创下了一个纪录,恰好是今年春拍中国书画市场的一个缩影。本文拟通过一系列数据的分析,帮助读者对今年的中国书画市场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。单件平均成交价上涨

  今年书画拍卖最突出的特征,是单件平均成交价上涨。据统计,北京、上海、香港以及天津、南京、杭州、广州等7地24家主要拍卖行,共推出中国书画作品19062件,成交金额为32.98亿元。而2004年秋拍时,中国书画的拍品的数量为21269件,成交金额为21.91亿元。

 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,今年位居成交价榜首的拍品是中贸圣佳2860万元成交的任伯年《华祝三多图》,而在2004年秋拍中这个价格只能排在第四位。今年成交价前100位的拍品总成交价为8.2亿元,占所有拍品总成交的24.86%;而在2004年秋拍前100位拍品的总成交为9.5亿元,占所有拍品总成交的43.35%。这个数据的大幅下降,表明今年春拍顶级书画作品的成交不如2004年秋拍时那样火爆,但也显示出整个书画市场,特别是价格居中的书画拍品其成交价大幅上扬,显示出支撑起中国书画投资的群体已不仅仅几个超级买家,而是更多具有一定实力的投资者,而且这些投资者的热情非常高涨。古代书画佳绩频出

  今年春拍有10件中国古代书画作品的成交价超过了千万元,虽然与2004年秋拍的成绩持平,但却显示出古代书画行情看涨。这10件拍品一类是流传有绪的精品,如中贸圣佳的北宋李公麟《西园雅集》(2750万元)、清初王原祁的《仿宋元山水册页》(2420万元)、明代周之冕《百花图》(2200万元)。还有两幅《石渠宝笈》著录的清宫旧藏。又如香港佳士得的郎世宁《秋林群鹿图》(2149.68万元,作者注:已换算为人民币)。

  另一类是基本上没有争议的真迹,出自那些一般书画投资者所知不多但在历史上却有一定地位的画家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上海崇源拍卖行的夏昶《?谷清风图》(1540万元),上海工美拍卖行的柯九思《渭川素影图》(1705万元)以及上海中天拍卖行的赵元《倪瓒写照》(1320万元)。与李公麟、王原祁等名家相比,他们的作品近年来拍卖场上鲜有高价出现,但是他们的画工比之那些名家却不相上下。名家专场更理性

  古代书画作品咄咄逼人,近现代书画名家的拍卖则平易近人。2004年秋拍陆俨少、傅抱石、徐悲鸿、张大千动辄千万元,今年名家拍品的成交更理性。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谢稚柳。当香港苏富比的谢稚柳《高山松茂》和谢稚柳、陆俨少《旗亭赌唱图》手卷分别以962.48万元和1100万元成交后,中贸圣佳的谢稚柳《江山多娇》通景八屏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。这幅作品高165厘米,全长656厘米,气势恢弘,精工细作,震人心魄,人们都估计至少能拍到2500万元之上,但最终的成交价却只有1760万元。

  中贸圣佳还分别开设了崔如琢绘画、陆俨少绘画、齐白石绘画和黄胄绘画4个专场,成交率都在90%以上。其中成交价最高的拍品也只达到了百万元级,像齐白石居首位的工笔草虫十六开册页《广豳风图》(880万元)以及《花卉草虫》八开册页、《多寿》立轴和《双寿》立轴、《松鹰图》(都以660万元成交),与2004年齐白石精品的拍卖成绩基本相当。赚钱效应与赔钱买卖

  今年春拍一些拍品继续显现书画的赚钱效应。如应野平1974年创作的《黄山春色》,在上海信仁以99万元成交,而去年上海云萃拍卖行秋拍时成交价只有55万元;北京翰海的齐白石、黄宾虹、溥儒、于非?等的《贞松永茂》四册成交价为1760万元,而去年深圳秋拍的成交价只有990万元;任伯年《华祝三多图》在1997年上海德康春拍时只有240万元。

  今年春拍也出现了赔钱的买卖:陆俨少的《江山胜览图》在上海工美成交价为341万元,而在去年该行的秋拍中成交价为456.5万元。此外,西泠印社拍卖行首拍推出的潘天寿《春塘水暖》1997年曾在北京拍卖时以660万元成交,这次却意外流标。上海保利推出的张大千《晚山看云图》,12年前曾以130万港元创下当时内地中国画拍卖最高纪录,成交价仅为550万元。

  可见,在书画市场经历了最初的井喷之后,目前书画拍卖的机遇和风险都在逐渐加大。

  2005年春季书画拍卖统计

  项目2005春 2004秋

  拍卖行数量 2422

  专场数量 8075

  拍品19062 21269

  总成交(万元) 329761.3 219075.6

  平均成交率 84%77%
本网站内容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